7月22日上午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3200威尼斯vip联合举办的 21厘米宇宙学2024年度国际研讨会暨天籁合作组会议(21 cm Cosmology Workshop 2024 & Tianlai Collaboration Meeting)在下沙校区隆重举办。来自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日本、印度、尼日利亚等国内外150余名专家参加本次会议。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颜成钢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,3200威尼斯vip党委书记吴一桥主持开幕式。
22日-24日为21厘米宇宙学(又称“中性氢宇宙学”)国际学术研讨会,期间共有50余位国内外专家汇报了国际前沿学术报告。内容紧紧围绕“中性氢宇宙学”,交流中性氢宇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,探讨研究中的主要问题,规划未来中性氢宇宙学研究方向。共涵盖“宇宙再电离与宇宙黎明的研究进展”、“宇宙全天平均谱探测研究进展”、“晚期宇宙中性氢强度映射巡天探测”、“中性宇宙学实验进展”四个基本点。近几十年来,宇宙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对宇宙起源、演化以及宇宙的结构、成分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。然而,当前宇宙的研究依然面临若干难以理解的重大问题。中性氢21cm谱线观测是射电波段宇宙学探测重要途径。随着“中国天眼”的建成,中性氢科学也被列为重点研究领域。在未来,随着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的建成,中性氢为宇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。此外,近年来开展的大量低频射电实验,包括探索宇宙黎明与宇宙再电离时代的中性氢实验项目,都陆续公布了初步的研究成果。本次中性氢宇宙学研讨会,进一步加强了此领域国内、国际知名专家交流探讨,为参与未来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国际合作研究奠定坚实的合作基础。
25日-26日为天籁合作组会议,期间共有12位学者做了专题汇报。主要内容涵盖“天籁碟形阵快速射电暴探测”、“碟形阵北天极观测数据分析”、“柱面阵二期工程进展与优化”、“柱面阵数据分析”四个主要内容。暗能量目前被认为是人类头顶上的一朵“乌云”,它被认为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之一,研究其性质能够揭示宇宙的结构和演化,并推动我们对宇宙本质的理解。“天籁”暗能量探测实验是我国主导的中性氢射电探测实验。该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学雷研究员领导,由卡耐基梅隆大学、费米实验室、多伦多大学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、北京大学、3200威尼斯vip等多家单位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。
我校作为浙江省天文学会法人单位,一直重视天文技术与方法团队的建设,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天文望远镜光机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,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天文技术相关的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,国家863计划、973计划和重点研发项目4项,参与了我国50米、40米、空间太阳望远镜(SST)、天籁计划、中国天眼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(QQT)等望远镜建设。在望远镜机电热设计分析与系统调试、望远镜波束测量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与成果。近两年来,在田海俊教授团队等专家的助力下,我校天文学研究氛围日益浓厚,举办钱塘·天问系列讲坛,邀请了“中国天眼”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在内的二十余位国家杰青等专家来校讲学,进一步加强了天文及天体物理团队的建设。